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八都小说 > 其他类型 > 拿我换堂哥束脩?那就比比谁更强陆桃宁陆桃静全文

拿我换堂哥束脩?那就比比谁更强陆桃宁陆桃静全文

慕白梨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“什么?”陆桃安不知道卫氏指的是什么。卫氏咳嗽了声,解释道:“就是地皮菜,你拉到镇上卖给人家卖多少文一斤的?”陆桃安听明白了后道:“七文钱一斤。”她不敢说多,也不敢说少,多了卫氏心里会不舒服。说少了,卫氏也不相信她来回搞这么辛苦,没赚什么钱。卫氏点了点头,心里有了打算,没说什么转身就出了柴房,陆桃安也没在意,自顾自的切点生姜。等猪油熬得差不多的时候,就可以放几片姜片进去,去腥增香。等卫氏出来到了堂屋后,就发现桌子上正摆放一袋子的东西。里面赫然是又白又干净的大米,那米粒个个晶莹剔透的,可见是上等好米。再看旁边还放着目测有四五斤的上等五花肉呢。卫氏看得眼热,没想到陆桃安居然能买这么多好东西。这就更加验证她心中的猜测,她肯定是赚了不少钱的...

主角:陆桃宁陆桃静   更新:2025-03-25 19:05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陆桃宁陆桃静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拿我换堂哥束脩?那就比比谁更强陆桃宁陆桃静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慕白梨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什么?”陆桃安不知道卫氏指的是什么。卫氏咳嗽了声,解释道:“就是地皮菜,你拉到镇上卖给人家卖多少文一斤的?”陆桃安听明白了后道:“七文钱一斤。”她不敢说多,也不敢说少,多了卫氏心里会不舒服。说少了,卫氏也不相信她来回搞这么辛苦,没赚什么钱。卫氏点了点头,心里有了打算,没说什么转身就出了柴房,陆桃安也没在意,自顾自的切点生姜。等猪油熬得差不多的时候,就可以放几片姜片进去,去腥增香。等卫氏出来到了堂屋后,就发现桌子上正摆放一袋子的东西。里面赫然是又白又干净的大米,那米粒个个晶莹剔透的,可见是上等好米。再看旁边还放着目测有四五斤的上等五花肉呢。卫氏看得眼热,没想到陆桃安居然能买这么多好东西。这就更加验证她心中的猜测,她肯定是赚了不少钱的...

《拿我换堂哥束脩?那就比比谁更强陆桃宁陆桃静全文》精彩片段


“什么?”陆桃安不知道卫氏指的是什么。

卫氏咳嗽了声,解释道:“就是地皮菜,你拉到镇上卖给人家卖多少文一斤的?”

陆桃安听明白了后道:“七文钱一斤。”

她不敢说多,也不敢说少,多了卫氏心里会不舒服。

说少了,卫氏也不相信她来回搞这么辛苦,没赚什么钱。

卫氏点了点头,心里有了打算,没说什么转身就出了柴房,陆桃安也没在意,自顾自的切点生姜。

等猪油熬得差不多的时候,就可以放几片姜片进去,去腥增香。

等卫氏出来到了堂屋后,就发现桌子上正摆放一袋子的东西。

里面赫然是又白又干净的大米,那米粒个个晶莹剔透的,可见是上等好米。

再看旁边还放着目测有四五斤的上等五花肉呢。

卫氏看得眼热,没想到陆桃安居然能买这么多好东西。

这就更加验证她心中的猜测,她肯定是赚了不少钱的,要不然不可能舍得花这么多银子。

说不定给她们收购价是五文,出去卖就是翻了好几倍呢。

毕竟普通人一大家子一个月用不到300文,家里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,谁会舍得买白米吃。

这一袋子米少说得有十来斤,她之前也询问过,一斤好点的粳米,差不多十文钱一斤。

要是换成粟米,高粱之类的,100文能买三十斤,省着点吃,够一家人吃一个月的呢。

再看看那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就更贵了,她去镇上是看都不敢看一眼的,少说一斤也得要二十文。

嘴上说是卖七文一斤,骗谁呢。

不行,她得自己拿去卖,不然钱都被别人给赚了。

回头她就跟月月她们说一声,自己挖的地皮菜都留着。

这么想着,卫氏连忙去找月月她们。

陆桃安见猪油熬的差不多了,连忙放入了姜片,接着熬干姜片上的水汽。

将早就洗好的一个空坛子拿出来,在里面撒了把干花椒,等猪油熬好了就直接倒进去。

刚好能激发出花椒的香味,这样做好的猪油又香又白。

掀开另一个锅盖,就发现锅里早就做好了野菜糊糊。

陶春花笑着说道:“之前不知道你要煮白米饭,所以我们就照常煮了野菜糊糊。”

陆桃安点点头,拿把勺子将锅里的野菜糊糊盛出来。

她早就料到他们很可能煮好了,不过她没打算煮多少米饭。

到时候可能大家都不够吃呢,再配上这野菜糊糊应该就差不多了。

只是……今天的这个野菜糊糊怎么这么稀呢?

陆桃安舀了大半盆汤水,才看到锅底只有一点点的大麦糁子跟粟米。

“娘,这野菜糊糊是你煮的吗?”

正在烧火的陶春花忙回道:“不是,我在忙着烧火呢,是你大舅母放的。”

“哦!”陆桃安没说什么。

幸亏她买了点大米,不然中午光喝这汤,就得饿死,下午哪还有力气去挖荸荠?

将所有野菜糊糊盛出来后,陆桃安把锅重新洗了,又把淘干净的米放进去,加了少量的水,盖上锅盖。

陶春花麻利的开始烧两个锅。

这时候,猪油也熬好了,陆桃安找了个汤勺,将锅里的猪油全都盛到坛子里,把生姜挑出来。

熬好的猪油渣放到一旁,到时候烧菜什么的,可以放进去切成的碎末,肯定很香。

闻到这诱人的香味,陆桃安肚子里的馋虫都快勾出来了。

忙拿了一个猪油渣放在嘴里,嘴里瞬间肉香四溢。

细嚼一下,还有少量的猪油冒出来,可馋死她了,来到这里都是清汤寡水的。

终于能吃到满嘴油的东西了。

陆桃安又拿了一块给陶春花吃,这才将熬好的猪油跟猪油渣收好。

熬了猪油渣的锅也不用洗了,反正里面都是猪油,正好拿来炒菜。

先将五花肉丁倒进去煸香,再倒入洗好的地皮菜翻炒几下,最后加入盐,酱油少量的水。

上面再放个蒸屉,将调好的鸡蛋液碗直接放上面,蒸个蛋羹。

盖上锅盖,过个一刻钟左右差不多就可以开饭了。

陆桃安饿得没心思想其他东西,就想着快点开饭。

等饭煮好了,盛在了饭桌上。

陶家三姐弟已经被馋得差点口水都流出来了。

这猪油烧出来的菜实在太诱人了。

而且烧的菜里还有肉丁呢,看着就很好吃。

再看那米饭,正冒着热气,雪白雪白的,粒粒分明.

看着这丰盛的菜肴,陶老太笑眯眯道:“还等什么,那就开动吧。”

陶老头也很是高兴,只不过又让女儿破费了,他有点过意不去。

本来女儿也没什么钱,回趟娘家还得买这买那的。

陶老头没说什么话,只在心里记着回头哪天一定要好好补偿陶春花。

这么想着,陶老太夹起一块瘦肉丁放在嘴里,只觉得越嚼越香,吃完了忍不住又夹了一块。

他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呢。

“这谁烧的?”

陶春花笑眯眯的答道:“当然是桃安烧的。”

陶老头点点头,“桃安烧的不错!比你外婆烧的要好吃多了。”

陶老太听到这话嗔怪的瞥了一眼陶老头。

死老头,有的吃就不错了,还敢嫌弃她烧的不好。

“谢谢外公!不过外婆烧的也好吃。”陆桃安笑笑的接着干饭。

陶老太被陆桃安夸的笑声连连。

陶家三姐弟跟桃静她们从来没吃到这么好吃的白米饭,再配上香香的猪油炒菜,吃得根本没时间说话。

用炒菜里的汤汁再拌一拌这白米饭,让每粒白米饭都裹上猪油的味道,那真是香到家啦!

很快,他们就将碗里的米饭给吃光了。

“奶!我还没吃饱呢!桃安表姐烧的太好吃了!”陶亮瘪了瘪小嘴,实话实说道。

“奶,我也没吃饱,米饭还有吗?”芽芽跟着道。

陶老太早料到大家没吃饱,于是道:“中午不是还烧了野菜糊糊呢,把它端过来吃吧。”

由于这饭菜太让人开胃了,所以她和老头子的碗也早就吃得光光的。

而且还感觉没吃饱。

但也不能光吃白米饭,多金贵啊。

本来桃安今天准备煮多一点的,陶老太看到硬是让倒回去一点,不然这点哪够吃几天的。

等陶春花端来了野菜糊糊,陶老太忙起身给每个人分分。

刚拿起勺子舀了舀,就发现今天这野菜糊糊煮得格外的稀。

一看就知道是卫氏的手笔,因为卫氏平常就那么抠搜。

每次陶春花一回来,卫氏就会偷偷少放点。

陶老太也没说什么,只想着下次不让卫氏插手就行了。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说了卫氏也不会听的。


听到陶老太的解释,这下换到卫氏震惊了。

啥?

等明白过来这桌子上的肉都是陆桃安的,卫氏这才知道自己误解了,闹了个大红脸。

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。

她哪能想到,小小的孩子能抓到兔子?

再说了,这个家里小舅也没什么钱。

所有银子一直都是陶老太收着。

陶老太也知道卫氏的尴尬,忙打圆场,

“行啦,赶紧吃饭吧,吃完了,我跟你爹还有好多活要干呢。”

卫氏闷闷的“嗯!”了声。

因着吃了人家的肉,卫氏明显脸色好了不少,对陶春花也客气了些。

毕竟吃人嘴短,拿人手短。

次日天一亮,陆桃安就跟着月月她们姐妹几个上山去。

那里还有好多地皮菜要采呢。

月月跟芽芽她们之前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地皮菜,在吃了陆桃安做的地皮菜蛋花汤的时候,这才知道这东西是有多鲜美。

这可比她们平时吃的野菜要好吃多了。

所以她们很积极的跟着陆桃安一起上山去采。

陶老太跟陶老头知道后,也很乐意让她们去采,主要是这东西吃了还想吃。

陆桃安还让他们将采来的地皮菜都交给她。

她给她们五文钱一斤,姐弟几个一听瞬间惊呆了。

没想到这玩意还能卖钱?

陆桃安笑呵呵的解释,说她之前去过镇上,见过有人收这东西。

有这几个姐弟的帮忙,这样一来她每天都能收获上百斤呢。

姐弟几个听到能卖了换钱,也是开心得不得了。

假如她们每人一天采收十斤,那岂不是能赚五十文?那可是比她们爹爹的收入还高呢。

所以这天,姐妹几个都很积极。

到了太阳要下山的时候,每个人都采了不少回来了。

要不是实在没地方放了再加上天马上都快黑了,他们还不愿意下来了。

等到了家,陶老太看到他们居然采了这么多回来,很惊讶。

毕竟这玩意再好吃,也不能当饭吃,而且放不了多久很可能坏了。

等听到陆桃安要拿去卖的时候,陶老太更震惊了。

卫氏跟陶春花也出来,听到他们说的话,也觉得有些震惊。

没想到,这玩意还能拿出去卖。

月月跟芽芽将陆桃安交代她们每天帮她采地皮菜的事告诉了卫氏。

卫氏笑得合不拢嘴,直言明天她也要去采呢。

陶春花心里也是欣喜,她的桃安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了。

可随即又有些担心卖不出去,到时候卫氏辛苦忙活后,发现根本赚不到什么钱,少不得又要抱怨了。

陆桃安看出陶春花的担心,忙过来安慰:

“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,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。

肯定会卖光的,你就放心吧。”

陶春花这才笑着点点头,“那明天我也去采吧。”

她这几天急得不行,就想找点事情做做,能换些银子。

毕竟她现在要一个人养两个女儿。

陆桃安当然希望更多的人过来帮她,这样更好。

赚钱更快,而且她自己就不用往山上跑了。

可以到镇子上逛逛,看看有没有其他发财的路子。

晚上,一家人全都无比高兴,大家就着中午剩的肉汤,跟地皮菜蛋花汤美美的吃了一顿。

陆桃安喝着野菜糊糊,只觉得拉嗓子。

这里面放的粟米跟大麦糁子又加了些野菜熬成了糊糊。

她还是比较想念前世又香又软的大米饭!

所以,明天上镇上的时候,第一件事就是先买点米回来。

想到她现在赚的还不是很多,陆桃安咬咬牙,决定少买点解个馋。

什么时候,在现代人人都吃得起的大米饭也成了稀罕物了。

想到这里,陆桃安就在心里哀叹了声。

不过她还是先攒钱赶紧买块地,到时候盖房子。

昨天她也觉察出来了,卫氏不是个省心的。

这样住一起,以后矛盾很多。

她娘难免会受气。

所以还是赶紧存钱,盖好了房子搬出来。

明天她还得抽空去村长家问问,看看还有没有空地可以卖,需要花多少银子?

陆桃安又算了算今天赚了多少钱。

刚才她的交易商城语音播报了下,今天收获了大概一百斤左右的地皮菜。

差不多能卖个五两银子呢,再除去给她们的成本,大概到手四两多的银子呢。

一天能赚这么多,陆桃安很知足。

就是那里的地皮菜虽然多,但也采摘不了几日。

所以她还是赶紧想想别的赚钱法子。

等到了明日一大早。

陆桃安早早就洗漱好了。

因为今天她要和大舅小舅他们一起去镇上。

大舅小舅他们每天都是跟着村里一个赶牛车的到镇子上。

一文钱一个人,还是很划算的。

赶牛车的叫陶大牛,因为小舅昨天晚上找过他,跟他打过招呼,说要将牛车赶到家门口,家里有几麻袋货物要搬出去。

所以陶大牛一大早就等在门口了。

大舅跟小舅一起帮忙将几麻袋地皮菜往上搬。

其实本可以不用这么麻烦的,她直接就能原地跟商城交易。

可是她又不能说出来,只能先装装样子。

等以后她自己有钱买牛车了,跟他们分开住,就好办多了。

牛车一路上晃晃悠悠的总算到了镇上。

到了陆桃安指定的地点后,大舅小舅不放心的叮嘱,让陆桃安如果有事就到码头那里叫他们。

毕竟才十三岁的小丫头,他们有点不放心。

陆桃安连连点头。

等他们离开后,这才找个没人的地方,将这些地皮菜全都换成了真金白银。

看到空间里多出来的五两银子,陆桃安看了又看,她总算是有钱了,安心多了。

先找了米铺,陆桃安问了几种米的价格,中等一点的大概十文钱一斤,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。

陆桃安先买了十斤米,又去肉铺买了点猪板油跟猪肉。

天天吃野菜,吃得她胃都有点不舒服,感觉刺啦刺啦的,像有什么东西抓心挠肺一样。

弄点猪板油熬点猪油出来,润润肠胃,应该会好一点。

接着又买了些其他之类的生活用品,又仔细研究了下这里的市场。

逛了几圈后,陆桃安还没发现有什么好做的买卖,只能先打道回府。

回去之前,她要先跟小舅他们说一声,免得让他们担心。

所以在跟陶大牛接头后,先让陶大牛赶车到码头。

此时的兄弟二人,心里还在担心着陆桃安,怕陆桃安卖不掉地皮菜着急,又怕陆桃安被人给骗了。

所以兄弟二人老是心不在焉的,差点出错,被工头说了好几次。


她先前根本不知道,大舅跟二舅的东家也是刘员外。

没想到这一层,不然她是不会另外讹钱的。

虽然是她的无心之举,但她也不想欠大舅跟二舅。

陆桃安想了想道:“大舅,这个事情跟我娘没关系,可能是因为我去找他麻烦,他心里气不过这才对付你们。

说到底,还是因为我,让你们闹的不愉快。

这样吧,等明天,我就去找刘员外,我有办法让你们重新恢复上工。”

对付刘员外那样的人,她有一百种办法。

实在不行,大不了就将那五十两银子还给他。

陶大年连忙摇头说不用了。

“那刘员外就不是个好人,说到底我们还应该感谢你。

因为我们之前的薪水一直被拖着不给,如果我们不做,他们就更不会给。

虽然我们被辞退了,但是工钱给了,这就是好事。”

陶二柱边忙着手上的活边道:“是啊,桃安你千万别去找他,我早就不想在他手底下干活了,克扣这个那个的,受了不少的钱。

你放心,这天底下的活多着呢,等我跟你大舅忙完了,再去重新找活干就是了。”

陆桃安再聪明,说到底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,要是让刘员外为难她这可怎么办。

再说了,他说的是心里话,确实不想到那里去干活。

陶大年也是跟陶二柱一样的想法,兄弟二人纷纷劝说让陆桃安别想这事了。

即使现在刘员外过来亲自请他们去,他们都不去。

陆桃安只好应下了,心底里却在筹算着,赶紧把作坊开起来,到时候就请大舅跟二舅过来帮忙,每个月给他们发工钱。

算是给他们的补偿,再说了,自己人用起来也放心。

几人边谈心边干活,反而觉得这活干的一点也不累,越干越有劲。

陶大年嘴里刁了根竹叶,很认真的将竹子削的光滑无比,没有一根毛刺,再把竹梢砍掉,留下结实的竹身。

陆桃静趁空在那里用小舅砍下来的竹枝做了几个花环。

大舅二舅,娘,桃安他们每人都一个,这样戴着要舒服多了,太阳晒不到。

秋老虎的天气还是挺热的,戴上之后瞬间觉得凉快多了。

等陶二柱将竹子都削得差不多了,陶大年那边的洞也挖好了。

陶春花跟陆桃安两人也把那么多黄泥浆和好了。

现在大家伙就一起合力把竹子扎成一排一排的,做成墙体,跟屋顶,到时候搭上去,整个草棚就成形了。

众人忙得不亦乐乎,就见有一个人来了。

“春花!你们咋来这儿了!”

陆有良今天抽空过来,想看看她们母女,毕竟好几日不见了,他怪想他们的。

最主要的是,他还是想来劝劝,让她们回家。

谁知,被陶老太告知,她们根本不在家,而是打算搬到这儿来。

陆有良过来一看,就觉得这里荒凉无比,周围全都空荡荡的。

几人正在搭草棚。

他没想到,娘几个出来,居然是要住在草棚里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
她们居然过的如此辛苦,连个像样住的地方都没有。

陆桃安也没想到陆有良居然能找到这儿来了。

就是不知道这个爹现在想好了没有。

她记得书中写的,他最后的结局挺惨的,被人吃干抹净然后无情的抛弃。

不过,她不会多管闲事。

强行插入去改变别人的命运,弄的不好,别人还会怪她。


大舅听到卫氏的话当即就站起来对着卫氏怒吼:

“怎么能把桃安送回去?他们都打算把人给卖了!”

“送回去了,不就意味着是我们自己把桃安卖了吗,这事我坚决不同意!”

小舅也不赞同的道:“嫂子,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?桃安她们虽说姓陆,可身上也是流着我们陶家人的血,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桃安再次入火坑呢!”

卫氏也没想到大舅他们竟然冲她发火,说话语气这么重。

顿时有些委屈起来,“那我不也是为了小妹好吗?

那你说说看,小妹以后要是嫁不了人,到时候桃安跟桃静也嫁出去了,小妹不孤苦伶仃的了吗?

难道你眼睁睁的看着你妹妹孤独终老?”

大舅沉默了下,坚决道:“那也不能将桃安跟桃静送回去!总之这事你就别管了!”

卫氏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,但看到陶大年脸色阴沉得很,再生气也不敢再多说什么。

陶老太叹了口气,知道卫氏心中不满,就是怕陶春花吃家里的饭,拖累她。

陶春花当然也听出卫氏的意思,可是她现在手上也没什么钱,除了娘家实在没地方待了。

只能厚着脸皮先在娘家待着,等她赚了些钱自己就在旁边搭个茅草屋住着,跟娘家分开来住,嫂子应该不会再说什么。

她不想因为她的存在搞得家里鸡犬不宁,只能在心底里暗暗发誓多赚钱。

等地皮菜捡完了,没活干了就去镇上再找个活干着。

“嫂子你放心,我即使不嫁人,也不会一直住家里的。”

“等我手上有些银子,我就在家旁边盖个草房搬出来。”

“还有,这段时日家里的花销我也会分担,不会让家里多出钱的。”

听到陶春花的话,卫氏不语。

话说的倒是挺漂亮的,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搬出去呢。

要是一直赖在这儿,她也不好动嘴撵人。

陶老太听到陶春花的话,心里万分不舍。

“说什么话!家里又不是没地方给你住,你就安安心心在这里住着。

还有你弟弟现在也没成家,等他要是成家了,我跟你爹就在旁边再给盖个屋给他俩。”

陶老太说完又对着卫氏道:

“还有卫氏,如果你心里实在不愿意一块儿住,那咱们今天就把这家分了吧。

从此我老婆子跟你爹,还有小儿子,春花他们一块儿住,你们大房是一家。”

一听到说要分家,大舅第一个反对,

“娘,咋说这种话,弟弟还没成家呢,现在春花他们又回来了,大家住一起也能互相照应。”

卫氏听到说要分家,也急了。

毕竟现在小叔子没成家,赚的钱都在公中,公公和婆婆身体健康,能干不少事,要是分了家,就什么活都落到她身上了。

“娘,谁说我不愿意了,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
“刚刚我也是为小妹心急才这样的。”

“一家子过得好好的,分什么家啊。”

其实陶老太也不是真的想分家,就嘴上说说,吓唬吓唬他们。

“既然这样,咱们就说好了,暂时不分。

以后娘可不希望听到谁在抱怨。

这事就先这么定了,春花就带着桃安跟桃静在家里住着。

大家有活一起干,有饭一起吃,谁也不欠谁。”

陶家的人全都同意的点点头。

等吃完饭回到了房间内,陆桃安看到陶春花疲惫的神态有些心疼不已。

这段时间光顾着忙了,还没来得及给陶春花喝点空间里的露水。

想到这,陆桃安去倒了杯热水,在里面放了点空间露水。

这样每日给陶春花喝点,应该对她的身体有帮助。

毕竟她每次喝完露水,都感觉浑身精神气爽的。

果然陶春花喝了之后,看起来好了很多,没像刚才那样疲惫不堪。

看到陆桃安贴心的给她倒热水,陶春花心里舒服了许多。

女儿这么乖巧懂事,她再苦累也值得。

好在娘家人目前为止算是接纳她了,接下来就是好好赚钱。

她不打算一直跟娘家人住在一起,到时候在旁边盖个草屋住也是一样的。

她的要求不高,只要能给她们母女三人有个容身之所就可以了。

陆桃静也很懂事,看她娘累了,也麻利的倒了热洗脚水过来给陶春花洗脚。

自己再收拾干净,准备上床睡觉。

等她们睡着后,陆桃安这才把她们采回来的地皮菜全都收进空间。

母女两人一共采摘了大概四十斤,200文到账了。

她今天算了下,因为买了地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花销,身上就不足一两银子了。

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,还好陶春花她们是个勤快人,今天又有二百文到账了。

想到明天继续弄荸荠淀粉,陆桃安也早早入睡了。

卫氏这一晚上翻来覆去是睡不着觉。

既担心小姑子把家吃垮了,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。

又操心明天卖地皮菜是否顺利。

如果卖不出去岂不是遭人笑话?

毕竟她今天可是直接跟陆桃安讲了,要自己拿去卖,家里人也都知道了。

要是卖的不如桃安,哪不得被全家笑话她还不如一个小孩?

辗转反侧间,就听见公鸡在打鸣了。

没想到已经天亮了,卫氏因为没睡好,精神头一点都不好,顶着个大大的黑眼圈还是起来了。

她要赶紧收拾好了,跟陶大年他们一起去镇上。

陶大年是对卫氏一点信心都没有的。

桃安能卖好,并不代表卫氏也能。

但是他也不想跟卫氏多废话,等她自己卖了就明白了。

一早上卫氏就喊着陶大年跟陶二柱过来帮忙。

将那些已经装好的货物全都搬上牛车。

她现在对自己很有信心。

毕竟桃安能卖光光,说明这地皮菜很受欢迎,她肯定也能。

怎么说她也是个成年人,怎么可能不如一个小孩?

越想越觉得对。

陶大年对着自信满满的卫氏道:

“如果卖不出去,到时候你可得自己找牛车拉回去啊,我跟二弟都要忙着上工,可没时间帮你。”

“知道知道,你就放一百个心吧,怎么可能卖不掉,如果真卖不掉,我就自己把它们全吃了。”卫氏信心满满。

“”


远远的就听见陆桃安的声音。

陶二柱心里一抖,怕是出了什么事了,忙放下手中的货物大步走了过来。

就见陆桃安笑吟吟的,“小舅,我已经卖完了,现在要回去了。”

“啊?”

陶二柱有些不相信,看了看板车上,果然不见刚才放的几麻袋东西。

“这么快就全部卖完了?”

“是啊!那个小舅你们先忙哈,我先走了。”

陶二柱有些懵的点点头,真有那么好卖吗?

旁边的陶大年虽然也是有点惊讶,但很快就想明白了。

“也许,大家没吃过,第一次见这东西能吃,所以买的人比较多吧。”

“也是。”想不通的问题,陶二柱决定不想了,继续回来做工,等到晚上回去的时候再细问。

这边陆桃安走在路上,想到今天要办的事情,就让陶大牛先送她到村长家去。

今天在镇上逛了一圈,发现这个小镇上的人还挺多的,做点什么小买卖先赚点银子在手上,应该也容易。

先去买块地,等赚到银子了就盖个大房子。

这样,她跟娘还有二姐就有地方住了。

陶大年也爽快的答应了,驾着牛车赶往村长家。

时间过得很快,还没到中午的时候,就到了村长家里。

陆桃安拿起自己的东西跳下牛车,给了陶大牛两文钱。

“桃安,要不要我在这边等你办完事之后送你回家?反正我也没啥事。”陶大牛憨憨的问道。

毕竟他们祖上三代同宗,而且陶大年跟陶二柱经常坐他的车,两家关系很好。

陆桃安笑着摇摇头,“不用了,你先回去吧,我估计要耽误不少时间呢。等我下次去镇上还找你。”

“好嘞!”听到陆桃安说不用,陶大牛这才驾着牛车回家。

村长家是大户,家里早早就盖了瓦房,有三大间,旁边有几间小一点的,应该是厨房杂货间之类的。

外面是一个大院子,门没关,陆桃安直接走了进去。

“有人在家吗?”

很快响起一道老妇人的声音,“谁呀?”

来人出了堂屋,定睛看了下,这才认出来,是住在村中间老陶家的外孙女。

之前还到她家玩过呢,当然认得。

陆桃安也在原身记忆中想起来了,眼前这位老妇人就是村长的老伴。

村长老伴客客气气的问道:“是桃安啊,是不是你外公有什么事,叫你来的?”

陆桃安笑容腼腆,“那个,我想问问你家有没有多余的鸡蛋可以卖的?”

她之前去镇上的时候,就想着买了,结果给忘记了。

就想着,村长家是大户,条件好一点,她家应该能有剩余的鸡蛋卖。

村长老伴养的鸡比较多,早就攒下不少鸡蛋呢,就等着有空什么时候去镇上卖了。

一听到陆桃安说要鸡蛋,村长老伴连连点头,连忙将自己攒的十几个鸡蛋提了出来。

“喏!都是这几天刚下的蛋,新鲜着呢。”

陆桃安问了价格,一文钱两个,还挺便宜,直接将钱付给了村长老伴。

村长老伴笑呵呵的收下,转身又去寻了个布袋出来,细心的装上交给陆桃安。

“可要提好了啊,不然容易磕破到,坏了就可惜了。”

“多谢!”陆桃安小心接过鸡蛋,接着又道:“那个,村长在不在家?我找他有点事。”

村长老伴一听说要找老头子,连忙将村长喊了出来,自己去忙其他活了。

村长是个留着胡须,长得精瘦的小老头,同样也姓陶,外面披了件外套,嘴里还叼着根焊烟。

陆桃安礼貌的叫了声,接着将她要买地的事说了。

村长边抽了口气,边疑惑道:“是陶老头叫你来买地的?”

陆桃安摇了摇头,“不是,是我自己要买的。”

村长听完也没有多问,毕竟这年头很少有人买地,村里的人不多,空的地方多着呢。

而且这小丫头估计也是来帮人随便问问的,估计也不会打算真的买。

“地有倒是有,就是不知道你要哪一块?是准备用来住人呢,还是用来种的?”

“村长爷爷,是用来住人的,最好是离村子不远的地方。”离村子太远也不安全。

村长听完点了点头,“现在村中间,村尾,村头都有地。村中间因为住户比较多,有几块地,但不碍着一起,每块地都是两分地左右,最大的有三分地。不过也够一家人居住的了。”

陆桃安听完立马摇了摇头,“太小了,村长爷爷,还有没有别的?我要大一点的,最好有一亩地那么大?”

她不仅要盖房子,以后还要在附近留几块菜地,再养点牛羊什么的,盖牛棚之类的。

而且以后,要是生意做大了,她可能会开个作坊出来。

“村头跟村尾都有,村头离镇上近一点,村尾离山上近一点。”

有些人喜欢靠镇上,有些人喜欢靠山近的,所以村长问清楚。

“那就选村头吧,价格怎么算?”

村长回道:“小丫头,村头的地因为离镇上近,而且那块地比其他地方高一些,所以价格也是最贵的。”

一般人都会选择村中的,价格划算,又能有左右邻居的,安全性高。

村长怕小丫头不太懂,所以先把什么都讲清楚。

免得被外人知道了,还以为他想要多赚钱,哄骗小丫头呢。

“贵不要紧,我就要离镇子近的,人也方便。”

而且地势高了更好,等到夏天雨季来临,也不用怕被淹了什么的。

“那行,村头的地二两银子一亩,村中间的是一两八,村尾的是一两六。”

陆桃安听到这个价格,觉得很划算,一点也不贵,正好她手上有四两多,能买下两亩地了。

“村长,那能带我去看看吗?如果行的话,我今天就买下来了。”

老村长只以为陆桃安是来随便问问的,没想到是真买。

他都好久不见有人来他们村买地了。

于是连忙穿好外套,“那我这就先带你去看看。”

临走的时候村长跟村长老伴说了声,这才带陆桃安往村头走去。

陆桃安跟在身后,悄悄的将买来的大米鸡蛋等放在了空间里,身上就背了个布袋,里面装着之前放地皮菜的麻袋,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