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大明:开局爆发南北榜案,我带头敲登闻鼓朱元璋朱标全文免费》,由网络作家“小小怪下士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呵呵,身体状况欠佳?”“怎么,不过几天的雨,你就不行了?”“你怎么不去外面看看那些百姓?一个个躺在地上面色发白。”“农田全部都给淹了,你这个知府倒是身体欠佳。”“今日一见,果然如此,欠佳的都面色红润了,和那些脸色苍白,骨瘦如柴的老百姓确实没法比。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丝毫不在乎对方难看的脸色。就在这时,周忱突然出现在几人面前。“你们两个,好好干你们的本职工作,跑到这里来瞎凑什么热闹?”“无论怎么说,杨知府都是本地知府,也不是你们能随便议论的。”见周忱发话,两人唯唯诺诺告辞。“杨知府,你既然身体欠佳,就别呆在这了。”周忱淡声道。“巡抚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?”“属下今日已好了许多,属下又是本地知府,就算身体抱恙,也该来看看进展如何。”闻言...
《大明:开局爆发南北榜案,我带头敲登闻鼓朱元璋朱标全文免费》精彩片段
“呵呵,身体状况欠佳?”
“怎么,不过几天的雨,你就不行了?”
“你怎么不去外面看看那些百姓?一个个躺在地上面色发白。”
“农田全部都给淹了,你这个知府倒是身体欠佳。”
“今日一见,果然如此,欠佳的都面色红润了,和那些脸色苍白,骨瘦如柴的老百姓确实没法比。”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丝毫不在乎对方难看的脸色。
就在这时,周忱突然出现在几人面前。
“你们两个,好好干你们的本职工作,跑到这里来瞎凑什么热闹?”
“无论怎么说,杨知府都是本地知府,也不是你们能随便议论的。”
见周忱发话,两人唯唯诺诺告辞。
“杨知府,你既然身体欠佳,就别呆在这了。”周忱淡声道。
“巡抚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?”
“属下今日已好了许多,属下又是本地知府,就算身体抱恙,也该来看看进展如何。”
闻言,周忱点了点头,正要说什么。
忽然,远处传来一声巨响。
几人看向声音发出的方向。
只听那边有人大声喊道:“不好了!张三被土墙给押断气了!”
几人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只见几名官兵急匆匆来到陈良等人面前。
“大人!不好了!土墙压死了挖排水渠的人!”
闻言,陈良迅速赶到出事的地方。
只见众人将死者团团围住。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!怎么会压死人!”周忱又惊又怒道。
从陈良等人下来治水之后,这里已经死去三个人了。
隔一段时间死一个人,放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件天大的事。
更何况这次还就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。
“大人!我们挖的时候,这土墙不知道为什么,突然开始摇晃。”
“结果就……”
此话一出,周忱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。
一旁,杨知府一脸不可置信的跪在地上,随即突然掩面痛哭起来。
“杨知府,为何作此态?”一旁一名本地官员不解的问道。
“你们有所不知,这张三正是杨知府家里的仆人。”
“已经伺候杨知府家许多年了,就算一条狗也有感情了,更何况是个人。”
“没错!上次陈良命我等去杨知府家之时,就是这个人招待的我们。”
此话一出,众人纷纷将目光放在陈良身上。
“陈御史,现在出了人命,我们还要不要挖了?”
话音刚落,又一人开口道:“还挖什么挖!没看见都死人了吗!”
“继续挖下去,就不怕死更多的人吗!”
“这个陈良下来才多少天,现在江南就已经死了三个人了!”
“你们到底还要怎样!挖这个挖那个的,现在挖出人命来了!”
“就是!陈良,你必须给大家一个解释!”
此时,众人纷纷看向陈良,包括老百姓,也用着胆怯又质疑的眼光看着自己。
就在这时,又一人开口道。
“现在已经放晴了啊,估计要不了多久,雨就停了。”
“对啊,其实我们可以先不挖的,等日后雨完全停了,我们再挖。”
“看这土墙的样子,说不定日后它就自己倒了,也就不会出人命了。”一众人等摇着头叹息道。
见状,周忱面色极其难看。
自己的任地上死了人,毫无疑问,自己就是本次事件中最大的责任人。
“陈良!还挖不挖!现在等你给个话!”
一旁,几名本地官员一脸不满的看向陈良。
陈良摆了摆手道:“今天先不挖了,各位这些日子也都辛苦了,先回去休息吧。”
此话一出,众人一个个将工具收好,随即向着各自的本家走去。
此话一出,一旁于子明当即站起身。
“陈安,陈良方才说让我们在这休息。”
“今天先……”
话音未落,陈安立即抬手打断。
“休息?我们不辞辛劳来到这里是为了治水的!”
“如果治不好水,各位都吃不了兜着走!”
“届时还朝,敢问你要怎么向陛下交代!”
陈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,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于子明。
于子明愣了愣,随即不再说话。
陈安说的不错,陈良带头立了军令状。
这治水原本就死一见极难解决的事情。
他们自觉就算宵衣旰食,加班加点的去干,也不一定解决的了。
若是继续待在这休息,说不定脑袋真得留在奉天殿上了。
就在几人收拾好准备前往衙门,大厅的门突然被打开。
只见周忱脚踩泥泞,就这么走了进来。
他目光不善的扫过众人。
“各位这是何意?江南事急,各位辛苦些,去衙门议事,应当耗费不了多少神气。”
“客栈我也已经让人想办法去腾出一家。”
“但各位却不肯前来,敢问何为?”
见周忱有些来者不善的味道,陈安当即走上前拱手道:“周大人。”
“我等已经收拾好,正准备前往衙门议事。”
闻言,周忱原本阴沉的脸色有些好转。
“既然如此,那位陈御史呢?”
“听说你们这次来江南治水,是他在陛下面前应承下来的。”
一旁于子明正要开口,陈安当即接话道:“周大人,陈御史和韩兄都出门闲逛去了。”
“什么!”
与此同时,另一边。
“陈兄,我们这么出来闲逛,待会儿周巡抚怪罪下来。”
“谁说我们是在闲逛?”
“你看。”
陈良手一指,韩克忠顺眼望去。
只见前方一片积水,两旁沟里也已经涨满,排水系统仿佛瘫痪了一般。
“韩兄,城内尚且如此,城外寻常百姓家该如何是好?”
韩克忠眉头紧皱。
见状,陈良轻轻一叹。
“我们还是去城外看看吧,现在农田都被水淹了,农民定然难以为继。”
两人一路顺着街道通往城外,只见有官府的人正在前方不远处发放食物。
二人对视一眼,随即走上前。
只见几口大锅中煮着粥,锅里尽是水,根本不见几粒米。
“诶诶诶!你们干什么的!”
“这些都是给难民吃的,看你们的模样,不像是难民。”
一名官兵上前拦住二人。
“我们是朝廷派来江南治水的,怎么,你们没听说吗?”
随即,陈良掏出一块令牌,官兵接过一看,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变。
“两位大人,小的失礼,不知道二位大人就是朝廷派下来的。”
“我问你,这锅里为什么就这几粒米?”
韩克忠皱眉问道,随即拿起勺子一舀,底下也根本没什么米。
“这点米,和喝水有什么区别?”
闻言,官兵苦笑一声道:“没办法,上面就拨给我们这些粮。”
“米倒是还有,问题是若全部放下去了,他们后面吃什么?”
“虽然少,但总归比没有的好。”
“放屁!”陈良当即怒斥。
“我看你们这些官兵,倒是一个个面色红润。”
“和那些灾民对比,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!”
此时,一旁百姓正拿着破碗排队等粥喝。
两人放眼望去,只见他们一个个衣不蔽体,面色憔悴。
有的拄拐老人还带着小孩,就指望着锅里的这点米。
怎一个惨字了得。
“大,大人,您不能拿我们跟他们比啊。”
“我们怎么能和这些灾民一样。”
“要是连我们都成这样了,这些灾民岂不是更没指望了?”
一众官兵立即站起身,将管粮官制服住便带下去。
“巡抚大人,目前治水还是其次,先想想怎么救济这些灾民吧。”
江南巡抚衙门内。
“陈御史,我方才派人去看过了,粮仓已经没有粮食了。”
周忱整个人愣在座位上。
原本撑过这些时日,朝廷的赈灾粮下来,又能度过一段时间。
没想到却毁在一个小小的管粮官手上。
“周大人,这么多粮食运在那个管粮官府上。”
“他犯下这等滔天大罪,甚至饿死人。”
“抄家已经算是轻的了。”陈良淡声道。
闻言周忱立刻反应过来,当即命人前去抄家。
“可光靠那些粮食恐怕还是不够撑到朝廷的赈灾粮下来啊。”
“周大人,现如今只有从我们自己嘴里再省下些口粮,拨给百姓。”
“饿死人的事情也定然瞒不住朝廷,周大人唯有上报。”
“朝廷拨下这么多钱粮,到江南却根本没有多少,这里面也有问题。”、
“把这些写成个折子,一同上奏,让陛下知道。”
“只是,周大人不要有疑虑,连同我一起署名上奏。”
此话一出,周忱方才从座位上缓过神来。
“只是,如今管粮官这个位置上有所空缺,一时间也找不到何时的人选。”
“周大人,既然如此,那就从我们这些人里挑选一人,暂任管粮官。”
周忱,愣了愣,随即扫向陈良等人道:“你们都是前来治水的,让你们去担任管粮官会不会有些不妥。”
“大人也说了,我们是前来治水的。”
“这拨粮赈灾不也是治水的一环吗?”
“若是大人信不过我们,可择取自己手下人担任便是。”
周忱立即道:“我怎么可能信不过你们?你们都是朝廷派来的。”
“我周某人若是信不过你们,岂不是等同于信不过朝廷?”
“既然陈御史都如此说了,那便委屈你们来担任这个管粮官。”
见周忱同意,陈良当即上前将于子明拉了出来。
“周大人,我也不瞒你,这位是与我一同进京赶考的学生于子明。”
“考取进士后入了翰林院,此人我知根知底,让他来担任绝不会出差错。”
“若是有什么问题,找我便是。”
“陈良,我……”
陈良拍了拍于子明的肩膀低声道:“江南连年水灾年年治不好。”
“这里任职的官员肯定有问题,要想彻底根除水灾,必须要我们这些知根知底的人做事。”
听闻此言,于子明点了点头,不再说话。
“哼,我还以为陈兄有什么高见,让自己的老乡去担任管粮官。”
“到底是为了百姓,还是跟那个被押下去的管粮官一样为了自己,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“是啊,毕竟都是老乡,届时就算饿死了百姓也不会饿死自己不是?”
一旁几名南方官员出声道。
见状,周忱眉头一皱。
“这几个人一下马车就开始起内讧,现在又来。”
“看样子他们的关系并不怎么好,这下可麻烦了。”周忱在心中暗暗思索。
面对自己带来的南方官员的质疑,陈良眉头一皱。
“各位,我们是下来治水的。”
“既然如此,我们应当齐心协力才是。”
“不知各位如此说是为何?你们若是愿意担任这管粮官,你们来担任就好了。”
“哼!陈良,鬼知道你安的什么心,让我们来担任管粮官。”
“我看你是为了跟今天一样,我们来担任,你就好清楚异己!”
“就是!你一下来才第一天,就把江南的管粮官送进去了。”
“好不威风!若是我们来担任,指不定第二天脑袋就被你弄掉了!”
皇宫,偏殿内。
“标儿,你怎么突然过来了?”
“你身体不好,又染上风寒,还是多休息才是。”
说话间,朱元璋亲自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对方。
“多日不见,皇儿甚是想念父皇。”
“适才听见登闻鼓响,得知今年南北学子之事,便借此来见父皇一面。”
闻言,朱元璋呵呵笑道:“标儿,你来见咱,主要就是为了这事儿吧。”
“放心,这件事咱已经有解决办法了,只待明日张榜。”
“你先看看这张卷子。”
只见朱元璋拿出一张试卷递给朱标。
朱标接过后仔细阅览,越看心里愈发震惊。
“今日在奉天殿上与父皇见面之人便是这篇文章的学子陈良?”
“没错,标儿以为此人如何?”朱元璋目光认真的看着朱标。
朱标沉思片刻,道:“此人才思敏捷,想法大胆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”
“况且他还是北方考生,正可为北方学子做个表率。”
见自己的儿子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,朱元璋内心不禁赞叹起来。
“不愧是我儿子,将来大明在他手上,必能如日中天。”
朱元璋这般想着,嘴上开口道:“不仅如此,南北学子之事的解决办法也是他提出来的。”
“明日便重新放榜,标儿以为,咱让他中个第几名的好?”
“父皇,此等人才,自然要进前三甲。”
“至于其他人,有陈良一个,相信在北方学子中也有更多优秀的文章,择优选取便是。”
朱元璋点了点头道:“那就这么定了,咱再封他为翰林学士和御史言官,好好杀一杀那些南方人的锐气!”
两人对南北学子之事又详谈一段时间,只待明日放榜。
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。
此时,贡院门前已经人头攒动。
“陈兄!陛下果然重新放榜了!”一旁韩克忠激动道。
“是啊陈兄,相信这次就不会再出现北方学子一个都没上榜的情况了。”焦胜期待道。
陈良笑了笑,正要说什么,忽然一道极为尖锐的声音传来。
“重新放榜又如何?以你们的文章,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!”
此话一出,原本喧闹的贡院顿时安静了许多,众人一个个齐刷刷向后看去。
只见为首一人身着华服,正是本次状元郎陈安。
“就是!没本事就算了,还一天到晚给陛下添麻烦!”
“榜单就算再排一万次,也改变不了你们不能上榜的是事实!”
“还害的我们也跟着麻烦这一趟,你们不仅菜,还坏!又蠢!”
南方学子的一顿嘲讽惹得众北方学子出言回击,反观陈良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。
“呵呵,那个叫陈良的,你怎么不说话了?是不爱说话吗?”陈安当即便将矛头对准陈良。
“呵呵,和一个将死之人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历史上,这个新科状元陈安在高中后,只过了二十多天便车裂而死。
原本陈良还觉得对方很可怜,但现在,他心中对对方最后一点怜悯也荡然无存。
“你说什么!”陈安脸色顿时阴沉如水。
“陈良,考不过别人是能力问题。”
“你现在诅咒别人,那可就是人品问题了。”
“你们北方学子原来是一群,既没能力,也没人品的蠢货。”
此话一出,南方学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。
反观陈良却并没有任何表示,只是冷笑着看着陈安。
触及到对方的目光,不知为何,陈安竟觉得自己心里有些发怵。
“并非诅咒,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。”
见陈良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,众南方学子只觉得自己一拳打在棉花上,有力无处使。
“哼,别在这装模作样,待会儿放榜出来,有的是你们哭的!”
“对了,你们还跟陛下控诉主考官作弊,到时候陛下查证出来,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!”
南方学子你一言我一语,仿佛他们落榜已经成板上钉钉的事。
就在这时,只见负责张榜的人走了过来。
随后,在众目睽睽之下,竟然在南北两方各张榜单。
“陛下有令,因考虑到南北发展不一,从今往后,便如此般分南北榜,分榜取仕!”
话音刚落,众人先是一愣,随即便是有人欢喜有人忧。
“搞什么!竟然分榜取仕!”
“这样一来,原本属于我们南方学子的名额不就被那些北方人给分去了?”
“肯定是那个叫陈良的出的馊主意!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哄骗陛下的!”
“他们考不过我们,就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!”
“各位,怕什么?就算分了南北榜?又怎样?”
“他们文章不行,该考不上,还是考不上!”
话音刚落,只听最前排的一名北方学子突然高喊:“中了!陈兄!探花!”
此话一出,众人纷纷将目光放在陈良身上。
“我也中了!”
“我也是!”
“你们不是说我们中不了吗?现在还有什么话说!”
南方学子见北榜上榜之人全是北方学子,一个个瞠目结舌。
以陈安为首的几人双拳紧握,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陈良。
“哼,中了又怎样?探花又怎样?我依然是状元!”
“没错!陈兄依然是前三甲,现在朝堂之上依旧是咱们南方人居多。”
“待入了翰林院,有他们好看的!”
就在陈安等几人商议着入了翰林院,要如何给这些南方学子点颜色的时候,突然一人高喊道:“宫里来人了!”
此话一出,众人立刻安静下来。
只见两名官员走进贡院内,高声道:“现特命探花郎陈良入翰林院,任职翰林学士兼御史言官。”
随后,两位官员与陈良嘱咐相关事宜后便转身离去。
“什么!他竟然直接成了翰林学士!还兼着御史言官!凭什么!”
“就是!陈安可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都没有这种待遇!”
“陛下这是偏袒北方人!”
众南方学子一个个义愤填膺,个有甚者指着陈良的鼻子质问对方。
说对方定是使用了什么卑劣手段。
“呵呵,你们这些人,文章不行就算了,现在还污蔑别人,这就是人品问题了。”
“原来你们南方学子都是一群实力不济,人品还不好的蠢驴!”北方学子嘲讽道。
听闻此言,众南方学子只觉得肺都要气炸。
对方说的,可全都是他们的词啊!
“按理来说现在陈良可是你们的老师,你们就是这么对待自己的老师的?”
“就是!按照规矩,你们还得对陈良执师礼!”
“没错!执师礼!”
说话间,只见一旁的几名官兵正聚在一起。
一个个手里拿着热乎乎的馒头,还有一叠小菜就着吃。
“这般天灾,你们这些馒头小菜又是哪来的?”韩克忠沉声问道。
“当然是上面拨的粮,小菜应该是他们自己买的。”
“为什么不把这些分给灾民?”
“瞧您这话说的,要是我们吃不饱,哪还有力气给这些灾民拨粮?”
此话一出,陈良心中顿时怒气升腾。
“你放屁!”
“把你们手中的粮,拿出一大部分拨给灾民!”
“还有锅里煮的这些水,给我往里加米!”
“把你们今天带来的粮食分成两份,拨给他们!”
“要是还有剩,你们就都别回去了!”
说话间,臣良大踏步走到吃饭的官兵面前,一把夺过馒头。
几名官兵手里拿着一个,顿时一脸懵逼的看着陈良。
只见陈良一个个亲自发给排队的灾民。
“谢谢老爷!”
“谢谢,谢谢!”
“你们拿了这些粮食,都赶紧去屋里待着。”
“外面下雨,若是又染上了风寒,就更麻烦了。”
做为穿越者,陈良心知古代医学的落后,染上风寒那可是要人命的。
发放完粮食后,灾民们一个个千恩万谢的离去。
就在这时,一道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。
“谁把老子的粮食都发走了!”
一道声音骤然响起。
官兵看到来人,一个个顿时喜出望外,纷纷走上前去。
“大人!”
“就是他们两个!”
“他们是朝廷派来江南治水的。”
“这水没开始治,倒是先把咱们的粮食给分走了!”
“没错!连我们的午饭都被他们抢走分给那些灾民了!”
闻言,管粮官神色渐冷。
“二位大人这是何意?”
“你们把我们的粮食全分了去,现在他们是吃饱了,明天怎么办?”
陈良冷笑一声,道:“你们的粮食?这是朝廷的粮食。”
“你手底下的人倒是有口福。”
“我手底下的人当然有口福!”
“要是连他们都吃不饱,谁来给这些灾民发粮?”
“现在你们把粮食全发下去了,明天我看你们怎么办!”
此话一出,韩克忠当即皱眉道:“明日自然依旧由你们来赈灾。”
“我们来赈灾?大人说的倒轻巧,粮食从哪来?”
韩克忠正要开口,却被一旁陈良拦住。
“多说无益,这些人摆明了有粮也不会拨的。”
“他区区一个管粮官怎么敢?上面还有周大人。”
“现在粮仓内估计已经没粮食了。”
韩克忠一双眼顿时瞪大,愣愣的看着陈良。
陈良心知肚明,天灾人祸,农田都被春雨灌溉,江南的粮食都是从外省借调。
朝廷虽然拨了赈灾粮,但是到百姓手上的却没有多少。
真正能运进江南的粮食原本就不多,更何况还有这些官兵。
“那这些灾民岂不是要饿死?”
“即使不把全部粮食给发下去,这些灾民可能也要饿死。”
“放心,朝廷的下一批赈灾粮很快就下来了。”陈良宽慰道。
随即,陈良低头思索片刻,便带着韩克忠向另一边走去。
韩克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,却终究没有出声。
“你们两个,惹了这么大的祸,这就想走?”
几名官兵突然拦在陈良二人面前。
“你们想干什么?还想把我们扣在这里?”
“你们把粮食全都分下去了,明天我们拿什么赈灾?”
“你们倒是好,做了好人,让我们来担这个责任。”
“然后就想拍屁股走人?我告诉你,走不了!”
“把他们两个给我压到巡抚衙门,听候巡抚大人发落!”
“是!”
与此同时,巡抚衙门内。
最新评论